對許多飼主而言,當狗狗突然後腳無力甚至無法站立時,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既令人心疼又焦慮。作為專業獸醫,我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幫助您了解椎間盤突出(IVDD)這個疾病的本質,並提供清楚的判斷與治療方向,讓您的狗狗能夠在最安全和有效的方式下恢復健康。我們的經驗以及最新文獻指出,不同病程和癱瘓程度的狗狗,需要不同的醫療策略,透過正確的知識,您將更有信心決定愛犬的照護方式。
什麼是椎間盤突出(IVDD)?

椎間盤位於各節脊椎骨之間,主要負責吸收震盪與提供彈性支撐,讓脊椎在活動時能維持穩定與靈活。然而,當椎間盤長期受到擠壓或突然遭受外力衝擊,內部結構可能逐漸鈣化、變形,甚至破裂。當椎間盤破裂並壓迫到脊髓神經時,輕者會出現背部疼痛或步態異常,嚴重的情況則可能導致後肢癱瘓,甚至影響生命安全。
臨床上,椎間盤突出(IVDD)可分為兩種主要型態:
第一型(急性破裂型):椎間盤髓核突然破裂並跑出,直接壓迫脊髓神經。這種類型常見於臘腸犬,也是造成牠們急性後肢癱瘓的最常見原因之一。超過八成臘腸犬的癱瘓案例皆屬於此型。由於破裂後的椎間盤物質不會自行吸收,通常需透過手術移除以解除壓迫。
第二型(慢性變形型):椎間盤經長期磨損與擠壓而變形,逐漸對脊髓造成壓迫。此類型的症狀多以慢性疼痛為主,病程進展較緩,癱瘓的發生速度與嚴重程度通常不及第一型急劇。
哪些狗狗需要特別注意脊椎健康?

有些犬種的脊椎問題特別容易出現,如以下犬種:
- 臘腸犬(Dachshund)
- 貴賓(Poodle)
- 瑪爾濟斯(Maltese)
- 柯基(Corgi)
- 法國鬥牛犬(French Bulldog)
其中臘腸犬的病例量甚至遠遠超過其他犬種總和,而長毛臘腸又比短毛臘腸更容易發生椎間盤相關問題,發生率大約高出六倍。
這些犬種天生椎間盤較脆弱,對外力非常敏感,因此被歸類為「軟骨營養異常」犬種。簡單來說,牠們的脊椎就像天生薄弱的彈簧,如果生活中經常跳上跳下床鋪、椅子或沙發,或者喜歡爬樓梯,就容易誘發椎間盤突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脊椎問題並非只有年紀大的狗才會出現。臨床觀察顯示,好發年齡多集中在四到七歲,而最容易受傷的脊椎區段是T12-L2,約佔八成。當狗狗的後肢癱瘓達到四級以上時,臨床上超過八成都是椎間盤破裂,需要透過手術才能治療。除了上述品種,一些小型犬也需要特別注意,例如北京犬、西施犬、吉娃娃、博美犬等。
而飼主在日常照護中,除了注意狗狗的活動方式,也要了解牠們天生脊椎的脆弱性。減少高處跳躍、限制樓梯活動、抱狗時採水平抱法,都是可以降低風險的實際做法。對於這些高風險犬種而言,平時的生活管理和行為控制,比任何事都重要。
什麼程度的症狀需要就醫?

狗狗後肢癱瘓可分為五級,飼主可在家初步判斷:
- 一級:走路正常,但觸碰或抱起時會尖叫或表現疼痛。
- 二級:走路異常,如變慢、搖晃,或不再跳躍。
- 三級:無法站立,但後肢仍能活動。
- 四級:後肢完全拖行,伴隨尿失禁,但仍保有深層痛覺反應(反射不等於深層痛覺)。
- 五級:後肢失去行動能力及深層痛覺,可能仍有部分反射。
椎間盤突出在狗狗身上最常發生的部位主要有三個區域:
- 胸腰椎交界(T11-L2):這一段是最常見的突出位置,許多狗狗的後肢癱瘓或行動困難多與此處受壓有關。
- 頸椎:若突出發生在頸椎,狗狗可能會出現四肢疼痛、活動受限,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四肢癱瘓。
- 腰椎:腰椎受影響時,最明顯的症狀通常表現在後肢,可能導致後肢無力或完全癱瘓。
不同區段的突出會對神經造成不同程度的壓迫,因此早期察覺症狀並及時就醫非常重要。
若短時間內癱瘓從後肢延伸至前肢,伴隨呼吸困難,可能是脊髓軟化,這種狀況有生命危險,需要立即就醫。
判斷深層痛覺與反射的方法:夾捏後腳若狗狗有尖叫或回頭看,代表神經訊號通至大腦;若僅有屈膝反射,代表訊號僅傳至脊髓,神經傳導可能中斷。五級癱瘓若連反射也消失,須警覺脊髓軟化前兆。
如何確定狗狗IVDD病情嚴重程度?

醫院首先進行神經學檢查,初步判斷癱瘓級數。由於肉眼無法觀察椎間盤和神經壓迫情況,需要影像學輔助。
- X光片:可初步判斷椎間盤鈣化程度,通常與頻繁跳躍或爬樓梯有關。我們使用數位X光拍攝兩張影像,費用依身長約1000–1200元。
- 電腦斷層(CT):利用數百張X光重組,提供3D立體影像,能清楚顯示椎間盤與神經壓迫情況。臨床上九成椎間盤突出可由CT診斷,掃描約五分鐘,費用約10000–13000元。
- 核磁共振(MRI):藉由磁場偵測水分子,可觀察椎間盤髓核脫水及神經損傷,對於五級癱瘓或CT無法診斷的案例非常重要。掃描時間約2–3小時,費用約16000–32000元。
- 脊髓造影:過去X光判斷壓迫位置的方法,但屬侵入式,現今多數醫院已逐漸減少使用。
更多牙痛獸醫資源
我近期很努力在YT上分享實用的資訊,主要是拍攝貓咪和狗狗醫療資訊! 如果您有興趣,請務必按下訂閱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讓毛小孩陪我們更久的資訊嗎?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趕快來領取!
註冊線上研討會:毛孩家長的必修課 (限時免費教學)
透過此課程,至少可以減少10萬的寵物開銷,同時讓你最愛的毛孩,健康快樂的陪伴你更久
預約看診,可至順心動物醫院 07-3809382
保守治療(內科治療)需要注意什麼?

對於二級以下的狗狗,內科保守治療通常是可行的選擇。內科治療主要目標是止痛和減輕神經發炎,並不能直接解除神經受壓問題。最重要的是完全靜養:狗狗必須關籠休息,避免任何跳躍、爬樓梯或過度活動,給已受壓的椎間盤時間修復。
內科治療通常包括口服止痛藥、抗發炎藥物,必要時可搭配針灸或高壓氧治療作為輔助。研究顯示,經過完整內科治療的狗狗約有82%能恢復行走能力。然而,即便恢復,因椎間盤仍可能反覆突出,未來再度癱瘓的比例高達40%以上。因此,主人在日常照護上需嚴格限制跳躍、爬樓梯和站立行為,並抱狗時保持水平抱姿。
高壓氧治療參考影片:
內科治療的典型週期約三週,前兩週需要完全靜養,避免脊椎再次受力,並注意保暖及定時服藥。在急性期後,針灸可作為輔助治療,幫助神經恢復與舒緩疼痛。
積極性治療(手術)應該如何選擇?

對於三級以上的癱瘓狗狗,我們通常會建議積極治療,也就是手術。三級癱瘓以上的狗狗,若僅靠內科治療,恢復時間長、神經恢復效果可能較差,且部分病患在治療期間仍可能惡化。即便內科治療成功,未來復發率仍超過一半,且復發時通常比初次癱瘓更嚴重。
手術前,我們需透過CT或MRI評估脊髓受壓程度及病灶位置,以確定手術範圍與方式。手術成功率依癱瘓程度而異:
- 三級癱瘓:手術成功率95–100%,平均恢復期2天至1週。
- 四級癱瘓:手術成功率約90%,平均恢復期10天至2週。
- 五級癱瘓(失去深層痛覺):建議在癱瘓後三天內手術,高劑量類固醇僅在受傷初期數小時內有效,手術能使約50–60%狗狗恢復行走。超過三天再手術,幾乎無法恢復行走能力,內科治療亦無顯著效果。五級癱瘓中約5%可能發展脊髓軟化,一旦發生,死亡率接近100%。
手術方式與步驟
脊椎手術的核心目標是減壓與解除神經受壓:
a. 減壓手術:在受壓部位精準切開脊椎骨窗,釋放神經壓力,這是手術最重要的一步。手術方式因狗狗病情而異,需要醫師評估決定。此窗戶為永久性,可減少同一位置復發時神經再度受壓。
b. 清除壓迫物:若減壓後神經已獲釋放,可能不需完全清除椎間盤物質,以避免靜脈出血。
c. 預防性椎間盤開窗術:在已破裂或變形的椎間盤上開小窗,誘導椎間盤從其他方向釋壓,降低未來復發風險。
手術費用會因手術範圍、麻醉時間以及狗狗的體型而有所不同。以臘腸犬為例,若手術涵蓋三個脊椎段,切口約2–3公分,手術時間大約一小時。當三個步驟都正確執行時,椎間盤突出再次發生的機率僅有1–2%,而且大多是因其他脊椎部位出現新的神經壓迫所致。
日後照護與復發預防

即使手術或內科治療成功,日常照護仍是關鍵。已癱瘓或曾癱瘓的狗狗,日後需避免跳躍、爬樓梯及高強度活動。抱狗時應以水平抱姿,避免脊椎受壓。此外,應提供有支撐力的睡墊,外出時使用胸背帶代替項圈,以減少對脊椎的牽扯。並定期回診追蹤,及早發現神經或行動異常的徵兆,才能確保狗狗的脊椎健康、降低復發風險。
內科治療成功的狗狗仍有約四成可能再癱瘓,而手術治療若正確完成,復發率極低。這顯示,不論採取何種治療,日常生活管理對於維持脊椎健康至關重要。
延伸閱讀:貓狗長照?長照動物醫院哪裡有?高雄台北推薦長照動物醫院
關節相關保健品推薦
另外,飼主也可以考慮適量使用以下保健品,協助狗狗維持關節健康。
魚油:富含 Omega-3 脂肪酸的食材,有助於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,對關節有保護作用,可降低疼痛與僵硬感,同時幫助維持脊椎的活動靈活性。
推薦產品:毛孩時代 95%頂級深海魚油 團購連結🔗
軟骨素與葡萄糖胺:
這兩種成分常被添加在關節保健產品中,有助於軟骨的修復與再生,並減緩關節退化。無論年齡大小的狗狗都適合使用,特別對年長犬,有助於保護脊椎與關節健康,降低椎間盤退化的可能性。
推薦產品:毛孩時代 關節保健粉 團購連結🔗
更多牙痛獸醫資源
我近期很努力在YT上分享實用的資訊,主要是拍攝貓咪和狗狗醫療資訊! 如果您有興趣,請務必按下訂閱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讓毛小孩陪我們更久的資訊嗎?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趕快來領取!
註冊線上研討會:毛孩家長的必修課 (限時免費教學)
透過此課程,至少可以減少10萬的寵物開銷,同時讓你最愛的毛孩,健康快樂的陪伴你更久
預約看診,可至順心動物醫院 07-3809382
椎間盤突出(IVDD)案例分享

就診對象:
Frankie,一隻 2 歲的臘腸犬。
就診原因:
出現後肢無力、行走困難,懷疑為脊椎疾病。
臨床檢查:
經 MRI 核磁共振檢查,發現 Frankie 出現 椎間盤突出(disc extrusion),椎間盤物質脫出並造成嚴重的脊髓壓迫。
手術過程:
由神經科醫師操刀,仔細將擠壓脊髓的椎間盤物質移除,減輕神經受壓。
治療結果:
Frankie 術後恢復狀況良好,幾天後即可返家,並遵守 嚴格籠內休養(crate rest),由主人持續觀察神經恢復。醫師表示 Frankie 預後非常樂觀,完全康復的機率極高。
椎間盤突出(IVDD)常見QA
結語
椎間盤突出(IVDD)是一個常見且需重視的脊椎疾病,尤其對臘腸犬等高風險犬種而言,早期發現與正確判斷癱瘓程度至關重要。不同癱瘓級數對應不同治療策略,無論選擇內科保守治療或手術,都需要專業評估和飼主配合。透過正確的資訊與醫療方式,您的愛犬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行走能力與生活品質。希望本文能提供清楚的指引,幫助飼主做出最適合愛犬的決策,也祝福所有狗狗健康、活力滿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