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尿很多次又塞了怎麼辦?貓下泌尿道症候群與膀胱結石完整處理指南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

貓咪突然無法排尿、頻頻進出貓砂盆卻只擠出幾滴尿,甚至哭叫、舔生殖器,這些都是常見的「貓下泌尿道症候群(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, FLUTD)」症狀。
這是一種讓許多飼主又急又心疼的疾病,尤其當貓咪「導尿很多次又塞住」,反覆發作時,真的讓人束手無策。

本篇將深入解析導尿後反覆阻塞的原因、膀胱結石的處理方式,以及如何預防這場「尿道戰爭」再次發生。

什麼是貓下泌尿道症候群?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(FLUTD)並不是單一疾病,而是一個症候群(syndrome),意思是「一群相似症狀的總稱」。
它涵蓋了各種可能導致下泌尿道問題的原因,包括:

尿道阻塞(Urethral obstruction)

尿道被尿晶、結石或黏液塞住,導致尿液無法排出,是公貓最危險的急症之一。若不立即處理,膀胱可能脹裂、毒素回流腎臟,甚至危及生命。常見症狀包括頻頻進廁所但尿不出、哭叫、舔生殖器、精神萎靡。

膀胱結石(Urolithiasis)

膀胱內形成硬塊狀的「結石」,常由尿液中礦物質結晶慢慢堆積而成。結石可能造成膀胱壁發炎、出血或堵塞尿道。常見的結石種類有磷酸銨鎂(鳥糞石)與草酸鈣結石,治療方式視結石種類與大小而定,可能需溶石飲食或手術取出。

膀胱炎、尿道炎(Cystitis, Urethritis)

膀胱或尿道發炎的統稱。可能由細菌感染、結晶刺激或其他原因造成。貓咪會出現頻尿、排尿痛、血尿或在貓砂外亂尿等症狀。若為細菌性膀胱炎,需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
尿晶(Crystals)

尿液中的礦物質形成細微結晶顆粒,看起來像沙子。若未控制,尿晶會堆積成結石或導致尿道堵塞。尿晶種類包括鳥糞石晶體、草酸鈣晶體等。飲食控制與補充水分是預防關鍵。

特發性(壓力性)膀胱炎(Idiopathic cystitis, FIC)

這類膀胱炎找不到明確的細菌或結石原因,多與壓力、焦慮或環境改變有關。常見於年輕的室內貓。症狀類似膀胱炎:頻尿、血尿、亂尿,但檢查卻找不到感染源。治療重點在於減少壓力、環境豐富化與調整飲食。

根據臨床統計,最常見的是「特發性膀胱炎(FIC)」與「尿結晶/尿石症」,兩者常常交織在一起,讓治療更棘手。

哪種貓比較容易得貓下泌尿道症候群?

波斯貓(Persian)

英國短毛貓(British Shorthair)

喜馬拉雅貓(Himalayan)

雖然任何貓咪都有可能發生 FLUTD,但研究與臨床經驗顯示,某些貓咪的風險會明顯提高,主要與性別、年齡、體型、活動量、飲水量及品種特性有關。

性別與年齡

  • 公貓(雄性)的尿道比母貓窄且長,因此更容易因尿道阻塞而出現急性危險。
  • 中年貓(約2–7歲)最常見,可能與活動量下降、代謝速度變慢以及長期飲水不足有關。

體重與活動量

  • 過重或肥胖的貓:脂肪堆積會壓迫膀胱或限制活動量,容易造成尿液濃縮與結晶沉積。
  • 活動量少的貓:缺乏運動會影響新陳代謝,使尿液更容易停留、礦物質累積形成結晶。

品種特性

某些品種天生代謝較慢、體型圓胖,或是毛長、皮下脂肪較多,使它們更容易出現下泌尿道疾病:

這些貓咪通常也喜歡室內飼養、活動量較少,加上飲水量偏低,使尿液濃度升高,更容易形成尿結晶或膀胱結石

環境與飼養因素

飲食因素:長期吃乾飼料或礦物質比例不均衡的食物,飲水量不足,也容易促成結晶與結石形成。

壓力因素:與焦慮、環境改變有關,例如搬家、新成員加入、噪音或貓咪孤單。

室內生活:缺乏運動與環境壓力可能增加 FLUTD 風險。

更多牙痛獸醫資源

我近期很努力在YT上分享實用的資訊,主要是拍攝貓咪和狗狗醫療資訊! 如果您有興趣,請務必按下訂閱

牙痛獸醫Youtube
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讓毛小孩陪我們更久的資訊嗎?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趕快來領取!

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

註冊線上研討會:毛孩家長的必修課 (限時免費教學)
透過此課程,至少可以減少10萬的寵物開銷,同時讓你最愛的毛孩,健康快樂的陪伴你更久

點此加入毛孩家長的必修課

預約看診,可至順心動物醫院 07-3809382

順心動物醫院預約看診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的可能症狀

貓頻繁進出貓砂盆

貓下泌尿道疾病(FLUTD)包含尿道炎、膀胱炎、尿結晶、尿道阻塞等多種問題。這些疾病初期不易察覺,但若拖延,可能導致急性尿道阻塞、腎損傷,甚至危及生命。飼主應特別留意以下症狀:

頻繁進出貓砂盆

貓咪反覆進出貓砂盆、姿勢像要排尿卻排不出來,是最常見的警訊。代表牠可能有排尿疼痛或尿道堵塞的情形。

排尿困難、只排出幾滴尿

排尿時間變長、用力排尿,或尿液量明顯變少。

喵喵叫、痛苦聲

排尿時發出哀嚎、緊張舔陰部,代表有疼痛或灼熱感。

尿液顏色異常

尿液混濁、帶血(粉紅或紅色),可能是膀胱炎或結石造成。

在砂盆外亂尿

平時上廁所規律的貓,突然到處亂尿,常是膀胱不適或焦慮導致。

舔陰部頻繁

持續舔生殖部位表示牠在試圖緩解疼痛或刺激。

精神不振、食慾下降、嘔吐

若尿道完全堵塞,體內毒素無法排出,會迅速出現全身症狀,屬急診狀況,需馬上就醫!

什麼時候要馬上送醫?

貓看獸醫

以下狀況為緊急警訊⚠️,請立刻帶貓咪去動物醫院:

  • 超過 8 小時未排尿
  • 用力擠尿但只出幾滴或帶血
  • 腹部腫脹、觸摸疼痛
  • 不吃、不動、嘔吐、嗜睡
  • 導尿後 1–2 天尿量又驟減

這些都可能代表「尿道再次阻塞」或「急性腎衰竭」正在發生,拖延可能危及生命

延伸閱讀:貓瘟會好嗎? 如何預防與治療貓瘟

導尿是什麼?為什麼塞住?

貓導尿

當貓咪的尿道被尿晶或結石堵住,尿液無法排出,膀胱會迅速脹大,毒素回流到體內,短短1–2天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。這時,獸醫會進行導尿(catheterization)來暫時解除阻塞。

導尿過程

  1. 先給予鎮靜或麻醉。
  2. 將導尿管從尿道插入膀胱。
  3. 排出尿液和尿晶,暫時通暢尿道。
  4. 導尿管可能會留置 1–3 天,讓膀胱休息。

注意:導尿只能暫時解決問題,有些貓在幾天內可能再次阻塞。

導尿後可能再塞的原因

導尿再塞可能是下列幾個原因交互造成的,每隻貓都有個體差異,原因須由獸醫診斷。

  1. 尿道仍有微小結晶或黏液:導尿時排出主要堵塞物,但細小殘留物可能再次阻塞。
  2. 尿道結構性異常:如尿道狹窄、纖維化、先天異常等可能因素。
  3. 膀胱結石未處理:結石仍會掉下來堵住尿道,通常需要手術取石。
  4. 尿道發炎或水腫:導尿摩擦可能讓尿道腫脹,使本就狹窄的雄貓尿道再次阻塞。
  5. 壓力或環境改變:特發性膀胱炎(FIC)常因搬家、換飼料、新貓或主人外出而復發。
  6. 飲食與水分不足:乾飼料多、喝水少會使尿液濃縮,結晶易形成。

導尿多次的風險

  • 尿道損傷:頻繁導尿可能造成黏膜受損、出血或狹窄。
  • 感染風險:導尿管留置期間需注意細菌感染。
  • 膀胱過度擴張:長時間尿液滯留會影響膀胱收縮功能。

飼主在家可怎麼照顧導尿後的貓?

  • 保持貓砂盆清潔:避免細菌感染
  • 注意排尿狀況:留意排尿頻率、顏色變化
  • 改善飲食:改善飲食、增加水分
  • 減少壓力:讓貓咪放鬆
  • 定期看診:定期尿檢,按時服藥並回診追蹤

飼主小提醒

  • 若貓咪排尿困難、尿血或頻尿不止,應立即就醫。
  • 導尿只是暫時解決方案,持續改善飲食、環境與生活習慣,才能降低復發風險。

更多牙痛獸醫資源

我近期很努力在YT上分享實用的資訊,主要是拍攝貓咪和狗狗醫療資訊! 如果您有興趣,請務必按下訂閱

牙痛獸醫Youtube
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讓毛小孩陪我們更久的資訊嗎?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趕快來領取!

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

註冊線上研討會:毛孩家長的必修課 (限時免費教學)
透過此課程,至少可以減少10萬的寵物開銷,同時讓你最愛的毛孩,健康快樂的陪伴你更久

點此加入毛孩家長的必修課

預約看診,可至順心動物醫院 07-3809382

順心動物醫院預約看診

膀胱結石該怎麼處理?

貓膀胱結石X光圖

膀胱結石(Bladder stones)是導致反覆導尿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它分為幾種類型,處理方式也不同。

結石類型主要成因特點處理方式
鳥糞石(Struvite)尿液偏鹼、鎂磷高常見於年輕公貓可藉「溶石飼料」溶解
草酸鈣石(Calcium oxalate)尿液偏酸、鈣代謝異常多見於中老年貓無法溶解,需手術取出
尿酸銨石、胱胺酸石代謝疾病或遺傳性罕見須依獸醫評估個案處理

檢查階段

獸醫通常會先進行以下檢查:

  • X 光檢查:確認結石大小、位置及數量。
  • 超音波:偵測 X 光難以發現的小結石,評估泌尿道及膀胱狀況。
  • 尿液檢查:測酸鹼值、比重,觀察蛋白尿、血尿、細菌與結晶。
  • 血液檢查:必要時評估腎功能及全身健康。

治療階段

治療方式依結石大小、位置及貓咪整體健康狀況而異:

  1. 改變飲食:飼料調整為泌尿道專用處方飼料,可幫助溶解結石並降低復發風險。
  2. 增加水分攝取:提供濕食、更多水碗或循環飲水器,保持尿液稀釋。
  3. 手術移除結石:對過大或無法溶解的結石,可能需進行膀胱或尿道手術。
  4. 尿道沖洗:對部分或完全阻塞的尿道,可使用專用液體沖洗結石。
  5. 鎮痛藥與抗生素:緩解疼痛並控制感染風險。

預防貓尿結石

預防勝於治療,特別是曾有結石病史的貓咪:記錄尿量、顏色及頻率,發現異常即早就醫。

保持充足水分:多提供濕食,水質保持清潔新鮮,使用飲水機誘導喝水。

選擇適當飼料:低礦物質、低鈉,保持尿液 pH 平衡,必要時使用泌尿健康配方。

定期健康檢查:尿檢與血檢可及早發現潛在問題。

控制體重與增加運動:透過玩具或互動遊戲鼓勵運動,避免久坐肥胖。

保持環境清潔與減壓:清潔貓砂盆,穩定生活環境,降低壓力導致的特發性膀胱炎。

觀察排尿行為:記錄尿量、顏色及頻率,發現異常即早就醫。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復發率與長期照護

貓喝水

根據研究,可能有 30–50% 的 FLUTD 患貓會在 1 年內復發
但好消息是,只要生活習慣調整得當,大部分貓咪都能穩定控制、不再塞。

長期照護建議

  1. 定期尿液檢查:每 3–6 個月一次
  2. 控制體重:肥胖是風險因子之一
  3. 環境減壓:多貓家庭需多貓砂盆(貓隻數+1 原則)
  4. 避免突然更換飼料:改變飲食應逐步進行
  5. 使用處方尿路保健飼料:維持尿液酸鹼平衡
  6. 多喝水:提供濕食或飲水機,保持尿液稀釋。
  7. 多運動:透過玩具或互動遊戲促進活動量,幫助代謝與泌尿健康。

泌尿道保健食品與飼料推薦

泌尿道保健品:

應由獸醫判斷後才使用,特定保健品可以形成泌尿道保護層,降低緊迫及焦慮反應。

推薦產品:泌憂解-泌尿道防護保健品 團購連結🔗

專為泌尿道健康設計的貓咪處方飼料

有助於調整體內礦物質平衡,維持尿液偏低的 pH 值,並降低尿液濃度,從而支持泌尿系統健康。建議在獸醫師的專業評估與指導下使用,以確保最適合貓咪的營養管理。

推薦產品:ROYAL法國皇家泌尿道保健成貓專用飼料 團購連結🔗

注意!保健品通常被視為輔助手段,重點仍是水分、飲食控制、環境調控等。

更多牙痛獸醫資源

我近期很努力在YT上分享實用的資訊,主要是拍攝貓咪和狗狗醫療資訊! 如果您有興趣,請務必按下訂閱

牙痛獸醫Youtube

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讓毛小孩陪我們更久的資訊嗎?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趕快來領取!

免費贈送養寵必備急救術

註冊線上研討會:毛孩家長的必修課 (限時免費教學)
透過此課程,至少可以減少10萬的寵物開銷,同時讓你最愛的毛孩,健康快樂的陪伴你更久

點此加入毛孩家長的必修課

預約看診,可至順心動物醫院 07-3809382

順心動物醫院預約看診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案例分享

貓排尿

就診對象:
Milo,一隻 2 歲已結紮的公貓,體重 4.85 公斤,體態均勻、精神稍微緊張。

就診原因:
主人發現 Milo 一直進出貓砂盆、排不出尿,甚至會發出疼痛的叫聲,懷疑是「塞尿」。

臨床檢查:
觸診時可以摸到一顆又大又硬的膀胱,生殖器處還有白色砂狀物
導尿時遇到一點阻力,排出的尿液裡出現了大量細砂狀結晶
尿液檢查顯示:

  • 尿液 pH 值 8.0(偏鹼性)
  • 可見球菌大量鳥糞石(struvite)結晶
    超音波檢查也發現膀胱內有一些小顆的尿石。

治療方式:
獸醫替 Milo 排空膀胱後,開立藥物幫助放鬆尿道、止痛與控制感染,並建議改餵專為溶解與預防鳥糞石設計的處方罐頭
出院後的藥物包括:

  • 抗生素(10 天)
  • 放鬆尿道的藥物(約 1 個月)
  • 止痛藥與消炎藥(數日)
  • 安定情緒的藥物(2 週)

後續狀況:
治療後 5 週內,Milo 曾兩次因排尿困難與在貓砂盆外亂尿回診。
尿液檢查顯示狀況有改善,尿液變得比較酸、結晶也減少了

但飼主因自行停用獸醫建議的處方飼料,導致 Milo 的問題再度出現。

醫師建議:
這類「塞尿」的問題在公貓中非常常見,飲食是最關鍵的預防方法
建議:

  • 選擇獸醫建議的處方飼料或高含水量罐頭
  • 多喝水(可使用循環飲水機)
  • 維持理想體重、減少壓力
  • 若貓咪有焦慮體質,也可適度使用鎮靜或行為治療協助

只要持續控制好飲食與生活環境,Milo 這類狀況多半能長期穩定、不再復發。

貓下泌尿道症候群Q&A

總結

導尿只是暫時救急,根本解決在「找出原因+改變生活」

當貓咪「導尿很多次又塞了」,代表問題不只是單純的堵塞。
可能是結石、發炎、壓力、飲食、水分等多重因素交織
長期解決之道在於:

  1. 明確找出結石或尿晶種類
  2. 適當選擇溶石飼料或手術治療
  3. 調整飲食與環境
  4. 減少壓力與預防復發

給予耐心與持續追蹤,許多貓咪都能恢復正常排尿、快樂生活。
記住,導尿只是暫時的「急救」,真正的治療在於「預防再塞」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